首先明确一个前提,就是这两个词的关键字是“学习”。 先去学习,再谈哪个更好。准确地说,是哪个更适合。 一月份多次感冒,特别疲劳,无法早起,加上过年家务事繁多,上班又忙,听课有影响,还以为跟不上进度了,因为平常都是五六点听正课,然后周末补辅导课。如今不早起,那肯定赶不上进度了。好在自己没有放弃,早中晚的间隙,把课分成10分钟的片段来听,一节课也就是六到八个片段,到周五正课居然都完成了。 难以置信,虽然有干扰项,结果却是和平常一样。 一种可能,效率提高。在紧张的时候,人的效率反而会提高,就像熬夜写作期待灵感一样,置之死地而后生。 有点象又不全象。确实有点紧张,效率比平常高了一点点。听课的时候全神贯注,不再东拉西扯,左顾右盼,直接不吃不喝。什么焚琴煮鹤全都省了。 不过紧张归紧张啊,人却清爽自在,倒是精抖了。碎片化学习效率极高。 二是,反观原来的效率就有点低,还可以更快更高更强。 回看学习以外的事情,效率也可以更快的提高。 整体是在学,但没有整体学进去。 三是,其实还有很多时间是可以利用的。真应了那句话: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只要你愿意,都能挤出来。其实有很多时间是浪费了的,没有工作,没有家务,也没有在休息,是在耗。你并没有你想象的重要,也没有你想象的繁忙。 所谓的整体,也是可以扩展的。有些看上去的碎片,其实可以整合为整体。 所以首先,只要跟着厚朴学习了,不管什么方式,都比不学要好。就像站桩,不管哪种方式,站,总比不站好。这时不管哪种方式都好。 其次,学习中不断地反思,找到适合当下的情况和自己最适合的学习方式。 还有一点很重要,学习的同时也要舍弃很多。这时候才涉及到更好的问题。 先动手,再动脑,然后知道谁更好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