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末、2013年左右,聽到了徐文兵老師和梁冬老師的《國學堂-重新發現,中毉太美》欄目,打開了我對中毉的新認識。後來幾年,我反複收聽這部音頻,對裏面的内容都熟稔于胸,一直想找機會來厚朴學習。2015年左右,厚朴在網上放出了“飲食滋味”課程,我當時有報名學習。隻是此後因爲自己的學業、工作和家庭,沒有再參加過其他課程了。今年從北京辭職後,時間突然充裕起來,首先便是想報名厚朴的築基課。
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,我叫張奧博,畢業于黑龍江中毉藥大學,拜師于北京“四大名醫”之一施今墨的再傳弟子張大甯大夫【施今墨--張仁濟--張大甯】,一直從事中毉藥相關工作。
最後放上一篇拙作,與大家分享,請各位師兄師姐指教:
懷古風,念今墨,望明朝,懇行醫
師祖施今墨先生(1881年3月28日-1969年8月22日),原名毓黔,字獎生,祖籍浙江蕭山。中國近代中毉臨床家、教育家、改革家,被譽爲“北京四大名醫”之一。今年是施今墨先生逝世五十五周年,作爲施派張仁濟傳人,特作此文以紀念!
嗚呼施公,德浴凡塵,
五十五載,功昭後人。
醫術永續,惠澤萬民,
先師雖去,其道猶存!
施公毓黔,書香門第,祖籍蕭山,生于黔地。
外公秉衡,封疆大吏,舅父可亭,懸壺在豫。
安陽習醫,山西研律,京師法政,學堂負笈。
邂逅革命,黃興相遇,願随同盟,共舉大義!
革新思想,茲以教育,修正民心,委以法律。
業醫療之薄技,行軍政之事宜,憑青年之熱血,挽狂瀾之潰堤!
清庭既殁,民國入魂,天道尤暗,公理難尋。
正所謂,上不正豈可言下,父不教何怨于兒?國不安匹夫可死,道不同難以共盟。
孫公罷醫從政乃君子所托,欲以大義之雄心,麾攏才俊匡扶赤縣九州,即便不遂尤不可以回頭。
周公棄醫行文乃觀複内外,深覺治體之巧技,莫如文刀筆劍貫徹髓海,怎奈蒼生冷漠難以衆調。
毓黔輾轉反側思前人之先路,悠悠伏枕顧黎民之現情,
乃下大決心卸甲,用大仁心濟世!
吾輩今日見施公之魄力輝煌,
卻窺探不得偉人之遠見抉擇。
施某今墨,棄政從醫,
應墨子之兼愛憫憐蒼生,做醫界之準繩标榜杏林,
施醫術求愈天下疾患,授千金得育屋翳神藏。
建學校,貫中西,摒棄門第之偏見。
獻處方,立醫規,重修中毉之宇廟。
淘汰糟粕迷信,糅合科學先進,
重拾傳世經作,引進西學醫哲。
有改革,是以西醫辨病、中毉辨證之結合,有是病用是方。
有臨床,是以十綱充八綱,補之“氣血”,活用藥對成新章。
有教育,是以華北國醫學院,育人十八載,培養醫者,成千數百。
播種神州,撒苗方載,杏林成蹊,橘井入海。
梧桐成樹,鳳凰自來,仁心濟世,浩氣常在!
如此功績,非一醫之所能,唯有銘刻于心,千秋百代歌詠相傳!
嗚呼施公,歲月匆匆!
今門人已曆四代,懸壺于海内海外,
岐黃棟梁百十人,徒孫重孫更難計算!
可見施公之業仍在,施派之道仍存。
吾輩今日憑吊,
仰先生之項背,還現世之恩情,
謹記先生之所囑《醫戒十二條》,
誠信先生之所創中西醫結合!
施公在上,弟子張仁濟傳人叩拜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