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zj01何云7668 于 2021-8-23 11:30 编辑
最近在家天天听课,有个问题一直在我耳边萦绕:读书为了啥呢?
厚朴的筑基课,不光是听,还能立刻上手起用。对于上过线下课的我们来说,尤其如此。因为所有不能指导实践的理论,都是耍流氓。 把线下课深奥的内容分散到各门课中细细讲解,穿插各种实操技巧,再加上同学们之间的鼓励和切磋,信心慢慢地培养得更坚实,在自己身上应用得就更自如。原来有了感冒只会刮痧和艾灸。现在举一反三,触类旁通,有十八种方法治疗感冒。不过可惜的是,机会大大减少。难得有一次症状,反而兴奋起来:治疗你是小菜一碟,咱得先练练诊断上的功夫。还得分析一下生活方式、价值观哪里出了问题,因为徐老师说:养病求根。 读书,是为了实践!
每门课听得开心,但似乎过后就忘。比如刘老师那一段段文课讲得,比说书还精彩。你要我复述,俺能哼哼着说:丫太好玩儿了!脑子里竟无几点墨迹。这课上得,不留声,不留痕。但当我重温时,感觉竟是大不相同。 去博物馆看展,看到雕版印刷,就想起老师在课上提过版本的知识;听古琴音乐会,便想到老师说的古琴与今琴“VV儿”的和“ZIZI儿”的区别;之前读过盛亦如老师的《医古文基础》,真是一脑门子浆糊。听过文课后再把这本书捧起来,就变得熟悉---有许多文课上的老朋友:古韵,不是刘老师每节课都要提的吗?经史子集的具体含义,在书中被讲得一清二楚;还有各种语法、虚词、句式,好亲切。 读书,是为了第二遍读的!
有了筑基课,每天的日子变得精彩。因为,每天都能接触到新东西----虽然我并没有学到手。。。。看看也好啊,新鲜!跟着文课,学文听说书(原谅我,以前喜欢徐老师的课,就是因为段子);跟着天文认识天空,它不再黑暗,而是充满了人文魅力,天人合一;跟着理课,频拾金句,年轻的星辰老师教我们古老深奥的人生哲理;跟着知己,每天一点点了解自己的身体;跟着字课和书法,每天了解我们的文字和文化。太多太多。 人都有喜新厌旧的一面,每天了解新东西,可以让我们保持如儿童一般的好奇心,每日成长。 读书可以让我们无论在多大年纪,也是八九点钟的太阳,阳中之阳!
当然还有每天固定不变的,练功和吟诵。 梁冬老师说,现代西方人不幸福,可能是因为每天用新闻代替了祷告:祷告是不变的,而新闻天天在变。而在日新月异的世界里,我们更要关注那些不变的东西。 每天用练功和吟诵开启新的一天,都让我们确信:我们现在还在受黄帝和黄帝之前的文明的影响,而且这些影响还在造福我们的生活、庇佑着中华民族的子孙。 幸福就是,something old,something new. 跟着厚朴读书,让我们更幸福!
|